
導演:
茱莉泰摩(Julie Taymor) 製片: 麗茲史碧德(Lizz Speed) 羅勃托史內德(Roberto Sneider) 編劇: 葛瑞納瓦(Gregory Nava) 安娜湯瑪斯(Anna Thomas) 愛德華諾頓 (EdwardNorton) 演員: 【 天人交戰 】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 亞佛瑞摩利納(Alfred Molina) 【 枕邊陷阱 】安東尼班德拉斯(Antonio Benderas) 【 鵝毛筆 】傑佛瑞拉許(Geoffrey Rush) 【 桃色追捕令 】 艾希莉賈德 ( Ashley Judd )
[發行廠商]:邁拓 /[電影分級]:護/[電影類型]:劇情

一九二五年九月的一場車禍永遠改變了芙烈達卡蘿的一生,當她乘坐的公車撞上一輛電車時,許多人不幸喪命,而芙烈達也身受重傷,她的脊椎、肋骨、骨盆和 鎖骨都因為劇烈撞擊碎裂,她的右足被壓碎,她多年前因為小兒麻痺瘸了的右腿也斷成十幾塊,一根金屬條也從她的左臀插入,刺穿她的陰道,讓小腹嚴重受傷,也讓她失去生育能力。
她在數個月的痛苦治療和復健過程中,日益感到孤立和寂寞,於是她把心力投注在作畫當中,藉以忘掉她的痛苦。而她的父母為了支付龐大的手術和醫療費用不惜耗盡家產,在捉襟見肘的財務困難之中,他們仍然無怨無悔地支持愛女對繪畫的狂熱,不但為她特別打造一個畫架,而且還在她的病床裝上鏡子,好讓她拿自己當模特兒。
當芙烈達能夠行走後,她決定跑去向知名大畫家狄耶哥里維拉求教,而狄耶哥不只是受到她傑出畫作的吸引,更受到她堅忍的毅力、獨特的魅力和美麗所吸引。

對他們兩人來說,這次會面將深深影響他們的生命,狄耶哥認為芙烈達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人,但是芙烈達卻對他愛恨交織,儘管如此,他們仍在1929年8月21日結婚。芙烈達的母親並不贊成這項婚事,主要是因為他們年紀相差21歲,還有狄耶哥拈花惹草的風流行徑。他們身邊的好友也不看好這段婚姻,但是他們仍然誓言相愛到老,而狄耶哥的前妻露佩瑪琳也和芙烈達成為閨中密友。
狄耶哥於1930年受邀到美國繪製巨幅壁畫,他們立刻成為藝壇名人,狄耶哥非常享受他在美國造成的轟動,但是芙烈達卻渴望回到墨西哥。
芙烈達在歷經懷孕及流產的不幸遭遇後,將痛苦和孤寂畫入作品中,接下來的幾年內她雖然曾數度回到墨西哥,並參加了母親的喪禮,但是她最後還是決定回到紐約,陪伴在狄耶哥的身邊。

他們於1933年12月回到墨西哥,並且建造了一座精心設計的新家,但是好景不常,芙烈達發現狄耶哥竟然和她的親妹妹發生外遇,於是他們決定分居。當狄耶哥終於還是回到芙烈達身邊後,他請她幫助安頓流亡墨西哥的俄國革命領袖托洛斯基,極具魅力的托洛斯基和芙烈達發現他們互相吸引,兩年後他們終於發生戀情。但是托洛斯基終究還是離開了她,而她也決定獨立自主,不再仰賴任何人。
1939年1月羅浮宮買下芙烈達的一幅自畫像,這也是羅浮宮第一次收藏拉丁美洲畫家的作品。雖然她受到法國知識份子喜愛,但是她卻對他們虛偽的言談感到厭倦,於是又回到狄耶哥身邊,但是她卻發現狄耶哥打算搬到加州,並要求跟她離婚。

這時芙烈達的健康再度亮起紅燈,而她的情人托洛斯基也遭刺遇害,加上狄耶哥對她的刻意疏遠,她的病情越來越糟,她的腳趾必須截肢,脊椎也必須動手術,並造成腎臟感染和其它併發症,但是她仍然憑著一股堅強的毅力支撐下去,並向醫生說:「趕快把我補好,好讓我作畫。」
出乎她的意料,狄耶哥竟然回來希望和她重修舊好,他們於1940年12月再婚,但是她的病情卻沒有好轉,她在進行更多的手術期間創作了她最受好評的畫作。在她長期住院的期間,狄耶哥都一直守在她身邊,但是她終究逃不過死神的召喚,在她和狄耶哥的結婚25週年的兩星期前在睡夢中去世。芙烈達逝於1954年7月13日,她47歲生日過後的一個星期。
芙烈達在八零年代中期以前,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都沒沒無聞,但是現在她卻是全世界最受收藏家喜愛的女畫家,市面上有超過一百本關於芙烈達和狄耶哥的西語和英語書籍,最近美國郵政局更是推出一套芙烈達卡蘿紀念郵票,她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西裔女性。
多數人都同意,她突然間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她透過生動自然、完全誠實的畫風,在畫作中融合了個人情感、藝術表現和政治意涵。她不但將自我延伸到政治文化的領域,並呈現印第安傳統服飾、首飾和髮型,她更將內心的恐懼、痛苦、迷戀和愛情轉化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驚人畫作。由於她這一生中不斷地經歷各種身心上的痛楚,所以她才能夠擁抱她最赤裸的自我,畫出可怕駭人、令人不安的畫面,一位作家甚至認為這些畫作代表了“墨西哥長久以來受到的佔領、痛苦和壓迫”。
至於芙烈達對於狄耶哥的迷戀,可以在她的畫作中清楚看到,雖然他們在婚姻的路上充滿各種障礙,但是卻能夠一起走到終點,直到芙烈達去世為止。
飾演狄耶哥的艾佛瑞德莫里納說:「這是一個蕩氣迴腸的史詩愛情故事,他們結了兩次婚,一起度過人生中的驚濤駭浪,不但分享相同的政治和藝術理念,甚至還分享情人,他們過著驚世駭俗的生活,對當時的社會造成極大震撼。」

他們有一些做法直到今天都是非常驚世駭俗,例如他們開放的婚姻關係和她的雙性戀傾向,更別說他們對彼此強烈的妒意,都是維持他們長久關係的因素。飾演芙烈達的莎瑪海雅說:「這是一段很畸型的戀愛,非常非常獨特,狄耶哥隨時都要自由自在,而且必須隨時受到呵護芙烈達則是無條件地愛狄耶哥,她的這種包容心也對狄耶哥潛移默化,最後他終於也能夠無條件地愛她。」
導演茱莉泰摩說:「他們是真心相愛,所以他們的愛才能維持下去,他們先是互相仰慕,後來則變成深刻的藝術和性慾上的強烈吸引力。儘管他們面對這麼多危機,他們仍然保有對互相的誠實和愛。狄耶哥需要她,他們需要對方,而他們在一起遠比分開來更有力量。」
製作背景
製片南西哈登說:「海登赫雷拉的【芙烈達卡蘿傳】一書於1983年出版時,我就買下電影版權向所有的電影公司推薦,但是每有一家有興趣。」雖然芙烈達傳奇的一生過得非常精采,但是當時卻沒有人有興趣拍這位無名畫家的傳記電影。
但是芙烈達的畫作十幾年後在1990年代一炮而紅,於是好萊塢開始對她的生平故事大感興趣,而芙烈達也突然成為影城最熱門的名字。
莎瑪海雅一直都是芙烈達迷,當她聽說導演路易維迪斯要執導芙烈達的傳記電影,雖然當時她在美國並沒有知名度,她還是向導演極力爭取這角色,當她被告知她太年輕不適合演這角色時,她的回答是:「那麼你們就要等到我年紀夠大再拍。」
她的願望果然成真,維迪斯和其它的芙烈達電影都無法開拍,當哈登於1997年向Trimark電影公司提出要改編赫雷拉的傳記時,莎瑪海雅已成為有票房保證的大明星,她的作品有【英雄不流淚】和【惡夜追殺令】,於是電影公司便簽下海雅演出芙烈達一角。

但是好事多磨,這家小型的電影公司還是決定放棄這次機會,他們請海雅自己去找別家電影公司投資,視芙烈達為偶像的海雅並不氣餒,她決定像這位女畫家一樣有耐心和毅力,為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底,而芙烈達也融入她的生活,她說:「我經常飛到不同地方參觀她的畫展,我也找到曾經見過她的人,並和他們聊天。芙烈達並不只是一部電影裡的角色,她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份。」
狄耶哥里維拉去世後把他和芙烈達的作品留給墨西哥人民,並把讓他的多年情人狄蘿拉歐蜜多繼承他們的畫作,海雅是唯一的電影製片登門造訪討論她的作品,並取得複製她畫作的版權。歐蜜多很大方地同意給海雅五年的版權。
海雅得到芙烈達繼承人的支持與祝福之後,便著手尋找完美的演員組合,在她的心中飾演狄耶哥里維拉的不二人選便是艾佛瑞德莫里納 。莫里納這麼形容這位女演員和製片:「她有用不完的精力、熱誠、膽識和決心,她也很聰明努力,她棒呆了。這麼多關於芙烈達的電影都失敗,只有這部得以完成就證明了她身為製片的能力。」 二度奧斯卡獎得主傑佛瑞拉許說:「我們一起搭機趕到拉斯維加斯參加戲院業者年會,我之前沒見過她,但是我們在閒聊時談到這部電影,她的熱誠和務實讓我非常感動,於是我就憑直覺接拍這部片。」
導演茱莉泰摩曾經執導叫好叫座的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她的銀幕執導處女作【Titus】也備受好評,她對影像的敏銳度和大膽的敘事手法使她成為執導【揮灑烈愛】的最佳人選。海雅說:「茱莉泰摩身為女性和藝術家,她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想像力,絕對能瞭解芙烈達的內心世界。身為一個藝術家,芙烈達用不同角度看這個世界,茱莉的風格能夠把這一點融入片中,她知道該怎麼呈現出芙烈達的痛苦,以及她在畫作中表達的情緒和感情。」
飾演義大利攝影家蒂娜莫黛提的艾希莉賈德說:「芙烈達的畫作幾乎有一種歇斯底里的涵意,它們的構圖看似平常,但其實卻蘊藏驚人的故事。我覺得茱莉有能力在片中表現出芙烈達作品的意境,她能夠透過現實營造超現實的感覺,這也是芙烈達的手法。」

泰摩本身對執導【揮灑烈愛】的興趣主要是來自這位女畫家和她丈夫之間的關係,她說:「狄耶哥和芙烈達之間的愛情深深吸引我,平常的愛情故事都是男人碰到女人,墜入愛河,終於在一起,然後就結束。這卻是一個非常深刻、淒美、痛苦和好玩的愛情故事。」
這段愛情之所以飽受折磨主要是因為狄耶哥和芙烈達的妹妹發生外遇,這段外遇帶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之一,那就是忠貞與忠誠之間的分別。泰摩說:「芙烈達和狄耶哥的愛超越了兩人對彼此的不忠、怨懟,乃至於最後的分居和離婚。芙烈達生前最後幾年雖然臥病在床,而且注射嗎啡成癮,但是狄耶哥仍然回到她身邊,他們是真的不能沒有對方。」
泰摩也希望利用充滿創意的手法,呈現出芙烈達自傳性強烈的畫作,她說:「她常說她的畫就是她的真實,我不想拍一部一般的傳記電影,芙烈達很清楚地畫出她生命中的不同階段,但是出於非常主觀的角度,能夠呈現出一位藝術家所創造的世界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她繼續解釋這種突破性的拍攝手法:「我在構思這部電影時,心裡的想像是融合寫實的呈現和超現實的表現,這可以被稱為是“活生生的立體畫”。當芙烈達在現實和潛意識的層面,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她畫作中的元素就會在觀眾眼前動起來。」
要把芙烈達卡蘿傳奇的一生搬上銀幕絕非易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部很紮實的劇本,好讓觀眾能完全融入她一生的故事。導演茱莉泰摩說:「我是看了羅瑞格嘉西亞精采的腳本初稿才同意執導這部戲,但是愛德華諾頓對這部劇本的修改也有很大的功勞。」
最後泰摩在開拍前,對於片中演員有一個要求,她要求男女主角必須對繪畫藝術有徹底的瞭解。海雅和莫里納不像泰摩本身也是畫家,他們這輩子都沒碰過畫筆,導演認為要求他們上繪畫課不但能讓演員更能瞭解他們的角色,而且還能增加整部片的真實感。
莫里納說:「莎瑪發掘了她以前不知道的天份,她用自己的風格和芙烈達的畫風畫出很棒的作品,有時候她就像被芙烈達附身,畫出很棒的作品,她很有天份。」他接著嘆氣說:「至於我呢,我一點都沒有天份,打死我我也不會畫畫,於是我跟老師說:『我是個演員,我的工作是製造幻覺,所以我只好假裝,你要幫我裝得越像真的越好。』」

傑佛瑞拉許說:「我們在排戲時她給我看一些她的作品,我以為她在耍我,因為那些作品實在是太棒了,所以我說:『妳小時候一定學過畫。』她說:『我以前從來沒碰過畫筆。』她一定是個天才,因為她的筆觸非常細膩,而且意境非常美,能看到一個演員發掘其它的才華真是令人高興。」
對莫里納來說,幸好他不必親自繪製片中出現的壁畫和畫作,四十名木工、三十五名佈景畫家和十五名摹倣狄耶哥和芙烈達的畫家努力重現這對夫妻的著名壁畫和畫作。美術指導菲利浦費南德茲說:「這是兩組人馬,負責狄耶哥的人不會去畫芙烈達的作品,反之亦然。這是兩種不同的技巧和風格。」
演員陣容
莎瑪海雅
是影視圈知名的製作人和演員,她將與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和強尼戴普主演【小鬼大間諜】導演勞勃羅里葛茲的新片【英雄不流淚2】,她目前正在自製自導電視電影【TheMaldonado Miracle】一片,這是她的執導處女作。
她也曾製作1999年坎城影展競賽片【沒人寫信給上校】,該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原著小說。她的作品還有【時光駭客】、【天人交戰】、【戀愛法則】、【怒犯天條】、【飆風戰警】、【傻愛成真】、【54激情俱樂部】、【惡夜追殺令】、【英雄不流淚】等片。
艾佛瑞德莫里納
曾經獲得東尼獎提名,他的電影作品有【濃情巧克力】、【飆風特警】、【心靈角落】、【不羈夜】、【浮生一世情】、【異種】、【凶殺後】、【超級王牌】等。
傑佛瑞拉許
最近以【鵝毛筆】一片獲得奧斯卡獎、金球獎、英國金像獎等提名,他也以該片獲得倫敦及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佳男主角獎。他於1997年以【鋼琴師】一片獲得奧斯卡獎、金球獎、銀幕演員工會獎及英國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獎,他並以該片獲得無數大小獎項,包括洛杉磯、紐約、波士頓等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隨後他更以【莎翁情史】一片獲得奧斯卡獎及金球獎最佳男配角雙料提名。同年他也以【伊莉莎伯】一片獲得英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這位澳洲籍演員的作品還有【熱力師奶】、【驚爆危機】、【猛鬼屋】、【神秘兵團】、【悲慘世界】、【搖滾夢】等片。他也曾參加超過七十齣舞台劇的演出。
愛德華諾頓
作品有【驚悚】、【大家都說我愛你】、【情色風暴1997】、【賭王之王】、【美國X檔案】、【鬥陣俱樂部】、【鬼計神偷】、【相信愛情】、【美國詐炮】、【紅龍】等片。他曾以【美國X檔案】入圍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並以【驚悚】一片入圍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獎,他曾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及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等獎項肯定。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是紅遍全球的國際巨星,他曾於1996年以和瑪丹娜合作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一片獲得一致好評,更入圍當年的金球獎,他並以賣座動作片【蒙面俠蘇洛】二度獲得金球獎提名。他於1999年首次執導由老婆梅蘭妮葛莉芬主演的【翹家老媽】一片。班德拉斯今年的作品【SK2惡夢島】在暑假締造不錯的票房成績,以及導演布萊恩狄帕瑪的【雙面驚悚】,他將於2003年和強尼戴普合作導演羅里葛茲的新作【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
他曾演出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的多部作品,包括【激情迷宮】、【慾望法則】、【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綑著你、困著我】等片,他於1992年進軍好萊塢演出【曼波狂潮】一片,之後他的演藝生涯就一路順風,演出的作品還有【驚世殺機】、【費城】、【金色豪門】、【夜訪吸血鬼】、【桃色第三情】、【英雄不流淚】、【英雄戰場】、【刺客戰場】、【不要跟陌生人說話】、【瘋狂終結者】、【成雙不成對】、【終極聖戰】、【終極奇兵】、【聖經密碼戰】、【枕邊陷阱】、【小鬼大間諜】、【終極炫風】、【SK2:惡夢島】、【出奇致勝】等片。
艾希莉賈德
以銀幕處女作【露比的天堂歲月】的演出證明自己的演技不俗,後來則以【桃色追捕令】及【致命追緝令】證明自己的票房實力。她今年暑假則演出賣座的喜劇片【ㄚㄚ私密日記】。她目前正在和山繆傑克森及安迪嘉西亞演出【Blackout】一片。
她於2002年4月曾和摩根費里曼合作【案藏玄機】一片,她的作品還有【心花怒放】、【心歸何處】、【迷情追緝令】、【一路上有你】、【殺戮時刻】、【烈火悍將】、【煙】等片。
導演茱莉泰摩
於1999年的電影處女作是安東尼霍普金斯及潔西卡蘭恩主演的【Titus】一片。她曾以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贏得多項獎項,包括東尼獎音樂劇最佳導演獎及最佳服裝設計獎。她也參與設計該劇中的面具和布偶,並參與歌詞創作。
她於2000年執導【青鳥】一劇,並於1996年執導【Juan Darien】一劇。她於1995年執導華格納的歌劇【飄泊的荷蘭人】,她並執導史特勞斯的歌劇【莎樂美】以及莫札特的歌劇【魔笛】。她執導的第一齣歌劇是史特拉汶斯基的【伊底帕斯王】,她為該劇拍攝的記錄片曾於日舞影展首映,並贏得蒙特婁影展評審團大獎。該片於1993年播映,並贏得一座艾美獎。
她執導的第一部影片【Fool's Fire】於1992年在公共電視播映,並在東京影展電子電影影展中獲得最佳戲劇獎。她的舞台劇作品還有莎士比亞的【血海殲仇記】、【暴風雨】、【馴悍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