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悬念"和"惊悚"的代名词.......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od)
全名:阿尔弗雷德·约瑟夫·希区柯克(aitch).
人们有时也称他为希区(hitch).
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莱顿斯通(leytonstone).
1980年4月29日去世于英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
《蝴蝶梦》海报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举世公认的“悬念大师”。他生于伦敦,1925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1939年应邀去好莱坞,次年拍摄了《蝴蝶梦》,获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从此定居美国直到逝世。为了表彰他对电影艺术作出的突出贡献,197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198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他为爵士。希区·柯克是一位对人类精神世界高度关怀的艺术家,他一生导演监制了59部电影,300多部电视系列剧,绝大多数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令人拍案叫绝。
《美人计》海报
虽然他的影片并不全都是恐怖电影,其中也没有我们现在所崇尚的各种特技和特效,但是他的影片极具悬念,发人深思,直到现在,人们对它依然持肯定的态度。无论从被认错身份的人到窥阴癖者再到性格孤癖的杀人犯, 希区柯克执导的影片最终的目标是---展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
《绳索》海报
主要作品年表
- 1976 - Family Plot - 家庭阴谋
- 1972 - Frenzy - 狂凶记
- 1969 - Topaz - 黄宝石
- 1967 - Torn Curtain - 破幕
- 1964 - Marnie - 玛尔尼
- 1963 - Birds, The - 群鸟
- 1960 - Psycho - 精神变态者
- 1959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 1958 - Vertigo - 眩晕
- 1956 - Wrong Man, The - 冤枉的人
- 1956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知道太多的人
- 1955 - Trouble with Harry, The - 哈里的烦恼
- 1955 - To Catch a Thief - 捉贼记
- 1954 - Rear Window - 后窗
- 1954 - Dial M for Murder - 电话谋杀案
- 1953 - I Confess - 我忏悔
- 1951 - Strangers on a Train - 火车怪客
- 1950 - Stage Fright - 怯场
- 1949 - Under Capricorn - 在摩羯星下
- 1948 - Rope - 绳索
- 1947 - Paradine Case, The - 帕拉亭案件
- 1946 - Notorious - 美人计
- 1945 - Spellbound - 爱德华大夫
- 1944 - Aventure malgache - 马达加斯加历险记
- 1944 - Bon Voyage - 一路平安
- 1944 - Lifeboat - 救生船
- 1943 - Shadow of a Doubt - 疑影
- 1942 - Saboteur - 破坏分子
- 1941 - Suspicion - 深闺疑云
- 1941 - Mr. & Mrs. Smith - 史密斯夫妇
- 1940 - Foreign Correspondent - 海外特派员
- 1940 - Rebecca - 蝴蝶梦
- 1939 - Jamaica Inn - 牙买加旅店
- 1938 - Lady Vanishes, The - 失踪的女人
- 1937 - Young and Innocent - 年轻与无知
- 1936 - Sabotage - 破坏
- 1936 - Secret Agent - 特务
- 1935 - 39 Steps, The - 三十九夜
- 1934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暗杀者之家
- 1933 - Waltzes from Vienna - 维也纳的华尔兹
- 1932 - Number Seventeen - 十七号
- 1932 - Rich and Strange - 奇怪富翁
- 1931 - Skin Game, The - 骗局
- 1930 - Elstree Calling - 埃尔斯屈里的职业
- 1930 - Juno and the Paycock - 朱诺与孔雀
- 1930 - Mary -
- 1930 - Murder! - 凶手
- 1929 - Blackmail - 讹诈
- 1929 - 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
- 1929 - Manxman, The - 孟克斯人
- 1928 - Champagne - 香槟
- 1928 - Farmer's Wife, The - 农夫的妻子
- 1927 - Easy Virtue - 轻浮的德行
- 1927 - Downhill - 下坡
- 1927 - Ring, The - 指环
- 1926 - Lodger, The - 寄宿人
- 1926 - Mountain Eagle, The - 山鹰
- 1925 - Pleasure Garden, The - 快乐之园
- 1923 - Always Tell Your Wife - 永远告诉你的妻子
- 1922 - Number 13 - 十三号
《火车上的陌生人》海报
希区柯克1899年生于英国伦敦,四五岁大的时候,严峻的父亲写了一张字条,让警察把儿子关进监狱十来分钟,放出来后,警察告诉他,“我们就是这样对付顽皮小孩的。”不仅如此,父亲还把希区柯克自幼送进教会学校寄读,希区柯克后来说,“我怕死体罚了。”
童年的经验对成人人格的铸造和影响、对飞来横祸的恐惧、在极度礼教压抑下滋生的反叛和变态,成为希区柯克日后作品的中心题旨,这些主题和他的成长经验密不可分。
《电话谋杀案》海报
浪漫求婚
希区柯克承认,23岁以前,他从来没和女人出去玩过,从没喝过酒,对爱情完全忽视。他是在拍摄一部影片时,遇到自己未来的妻子的。有趣的是,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女人到女人》。这个女人叫阿尔玛·雷维尔,她当时在这部片子中担任剪辑。
希区柯克曾对别人说,他的求婚选择得恰到好处。那时,他们两人正乘船穿越海峡,遇到了暴风雨。希区柯克趁机向阿尔玛求婚。“我想那时她由于晕船,抵抗力会很低,因此料定好不可能拒绝。”1926年,两人结婚,1928年生了一个女孩。此后的50年,阿尔玛成了希区柯克的“幕后顾问”。虽然许多影片打的是希区柯克的旗号,但实际上从剧本的审定到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无一不倾注着阿尔玛的心血。例如,是阿尔玛注意到在《精神病患者》中詹妮特莉被杀后,两个画面里都有她抽搐的动作。就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精神,使阿尔玛成为希区柯克的诤友。婚后,他们携手拍摄了被认作是“真正的希区柯克的第一影片”——《房客:伦敦的故事》。
《谍海疑云》海报
成名美国
1939年应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之邀,希区柯克来到好莱坞执导他在美国的处女作《蝴蝶梦》。该片一鸣惊人,捧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从此,希氏开始了他人生另一个40年的奋斗历程。
步入好莱坞后,希区柯克足迹遍及“八大公司”,他依靠制片厂制度的严密组织分工,实行导演负责制,抵制制片人对业务的干涉。他以《夺魂索》投石问路,尝试独立制片,并开始涉足电视和出版行业。从1955年至1965年,他监制和执导了《希区柯克节目》和《希区柯克时刻》等惊险电视连续剧,还允许专强怖故事和神秘小说的刊物借用他的名字。四处出击使希氏名利双收,到了60年代中期,连他的签名都同他的侧影一样,成了价值昂贵的无形资产。
《眩晕》海报
自我推销
不雇请明星而用导演本人的形象进行“促销”,希区柯克是影坛第一人。希氏时常会在自己执导的影片中露面,但他只是“露面”而已,没有一句台词,他扮演的角色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车祸发生时,围观群众中的一分子;在电话内拨打电话的无名氏;剧场中一名全神贯注的观众。在《群鸟》中,他的形象所占的画面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只因其左右开弓都牵着小狗。只见他慢悠悠地从花鸟店内踱了出来,而此时女主角丹尼尔丝正在匆匆进入该店,两人擦肩而过。
希区柯克第一次在银幕露面纯属偶然。在拍摄《房客》时,新闻编辑室里的一场戏需要一些群众演员,希区柯克正好身在其中凑数。
有趣的是,希氏的一些追随者们也热衷于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担当主角,以便贯彻“作者论”的美学原则。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西线无战事》终场之前,男主角保罗以为硝烟散尽、和平到来,就从掩体中伸出手来捉蝴蝶,谁料冷枪打来,保罗一命归西。观众在特写镜头中看到的那只捉蝴蝶之手实为导演迈尔斯东的手。
希区柯克职业生涯的颠峰是1960年的《精神病患者》,这部影片是希氏在票房上最成功的影片,这部影片在80年代和90年代都有重拍。
《鸟》海报
作为恐怖片的大师,阿尔弗雷德·约瑟夫·希区柯克在把性、悬念和幽默灵巧地融合在一起时显得才气横溢。他在1919年开始他的电影生涯,那时他为派拉蒙著名的电影公司Lasky在伦敦的工作室的默片作标题卡片。执导了第一部电影The Pleasure Garden(1925)后,他又在英国导演了好几部成功的片子。他拍的第一部美国故事片是《蝴蝶梦》(Rebecca)(1940),获奥斯卡最佳画面奖。后来希区柯克又拍了50多部片子,包括《后窗》(Rear Window)(1954),《眩晕》Vertigo (1958),《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和《鸟》(The Birds)(1963),因而被公认为悬念大师。
《精神病患者》海报
他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但是部部都是经典名作,抠人心悬的剧情吸引这观众,我也只是看过《后窗》而已,对他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无限的敬佩和仰慕,毕竟他也是我偶像"斯皮尔博格"的偶像哈哈.......
《后窗》海报
以上海报就是他最著名的10部电影,《后窗》也就是最好看的!
看在你是那头拽拽的胖子的[想象中]PL的妹妹,要不要把你在我板上发地第一句话加精呢,鼓励一下,回头让你哥请我吃饭!